校园文化
校园原创

校内教学教研交流心得体会

发布时间:2016-03-18 10:35   作者:基础部教师 董如   来源:  点击次数:13229
    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进一步深入,对教师的专业素养、特别是教师培训方式提出新的严峻的挑战。为此,我院按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》和教育部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(试行)》精神,以新课程为导向,深化教育改革,发展教育事业,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,立足学院,解决学院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,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,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,推动新课程改革。

近年来我院教学工作,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,得到了健康、稳步和快速的发展,经过教学教研交流学习活动后,我收益匪浅,为总结经验,吸取教训,力争以后取得更好成绩,总结以下感受:

一、健全和完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,不断提升办学水平。 

理论决定思想,思想指导行为。有什么样的思想,就有什么样的学校;有什么样的学校,就有什么样的学生。学校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行为的思想指南,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。近年来,我院切实转变观念,根据实际,不断地调整、发展、升华和完善学校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,确立了以教育发展为主题,以教学改革为动力,以提高质量为根本,以做好做精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,树立了新的教育观、师生观,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,学生要以尊重的态度待老师;教师要诲人不倦,学生要学而不厌,教师要敬业修德,强能健体;学生要团结文明,开拓创优;教师要博学善导,厚生乐教;学生要参与质疑,合作实践;进一步明确了校训、教风和学风。 

二、强化师资管理,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。 

1、加强师德建设。把师德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。以提高师德师能为根本,引导广大教师努力做到“三爱”(爱教育、爱学校、爱学生)、“三全”(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)、“三让”(让社会满意、让家长放心、让学生成才),以增强教师的职业光荣感、归属感。对严重违法职业道德的教师,实行“师德一票否决制”,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师德行为,提升师德修养水平。 

2、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。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者,制度管理是保障,只有加强教师队伍的制度管理、建设,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、主动性,增强他们的责任感、主人翁意识,学校的工作目标才能实现,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全面提高。 

3、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。有计划做好教师培师训工作,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全体教师二至三天进行新教材培训,并组织教师分年级分科目进行集体备课,充分运用名师效应,发挥名师的示范、引领、带动、辐射作用;发挥骨干教师的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,抓好中青年教师自身的再提高工作。  

4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。为了更好的搞好教育工作,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各种学习培训活动。重点从教师的层面发现问题、宣传经验、树立典型、促进提高,开展以“要做教书人,先做读书人”为主题的“教师读书工程”活动,倡导教师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。如组织教师学习新教育理论,从而转变教育观念,提高理论水平;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,改善知识结构;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,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。让教师成为培训的主人,强调自我培训和自我提高,营造教师相互学习、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。 

三、以课题研究为方向,促进教学、教研的稳步发展。

 抓好教研组建设,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和方案。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教则空。以研促教是我院实施新课程、教师培训、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渠道。通过教研活动,大家相互交流、相互学习,取人之长补已之短,共同提高。注重档案建设,提高服务质量。每学期的研活动都会定期的举行,这样就会有很多的诸如课题设计、教案设计、教学后记、教学设想、听课笔记、改进措施等等教学资料产生。对于一个学校来说,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,这是老师们心血的结晶,妥善地保管和记录它们便显得十分必要了。 

四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质量观。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,是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。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观,既面向全体,又尊重个性差异,切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,遵循终身发展的理念,引导学生“七会”即学会做人、学会生活、学会审美、学会求知、学会劳动、学会健体、学会创造。     

五、统一要求,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。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,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,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,也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。教师在具体执行时,不得随意调整时间,坚决做到了专课专用,全面推行素质教育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 

六、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,构建高效课堂,夯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。 

1、注重课堂教学常规建设,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基础。 

落实课堂教学常规是课堂教学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,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。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管理,首先要规范教师自身常规要求,教师做好课前准备,提前二分钟到课堂,课堂上精神饱满,普通话标准、粉笔字规范。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常规要求,每位教师在课堂

上对学生从严要求,学校定期检查评比,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指导。 

2、注重教法学法研究,打造精致高效课堂。 

以“激发兴趣、掌握方法、把握规律、养成习惯、形成能力、培养品格”为着力点,以“让学生学会自学、学会合作、学会探究、学会展示、学会评价”为目的,创新教与学方式,牢固树立“为学而教”、“以学定教”的思想,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,引导学生在自主、合作、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,全身心投入的学习习惯。 

1)备课分析学生。发挥群体智慧,共同研讨教材的处理、教学的思路、教法的优化,把集体备课的质与量落到实处。落实“三讲三不讲”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,做到:讲易错点、易混点、易漏点;学生已学会的不讲,自己能学会的不讲,讲了也不会的不讲。 

2)设计问题针对学生。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、知识水平,围绕教学重点,设计富有启发性、探究性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提问,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,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教师在“提问”之后,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、讨论、交流的时间,学生回答后,教师提供面向全体的及时反馈。 

3)课内训练强化学生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授课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当堂训练、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,标准是“三看”:看训练内容是否精练;看训练形式是否灵活;看训练效果是否有实效。 

4)布置作业适合学生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,布置适合学生的作业。做到“三布置三不布置”,即:不布置死记硬背、机械训练的作业,布置启发性、思考性作业;不布置重复性作业,布置选择性、层次性作业;不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,布置探索实践性、研究性作业。力求做到 “六有六必”,即有练教师必先做、有练必选、有发必收、有收必批、有批必评、有错必纠。坚持做到精选精练,把握难度,删除繁、难、偏、旧、错的题目,提高训练效度;必须做到全批全改,及时批改,精批细改;讲评之前教师要先做归纳,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。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。同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做好 “错题改正”,使之成为学生作业和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。 

七、注重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,严格检查考核制度。 

学校采取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、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、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、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,并及时做好反馈工作,检查一次总结一次,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之中。 

八、抓好毕业班工作。 

将毕业班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,突出一个“早“字和一个“实”字。按照毕业生的实际和毕业班工作计划,加强毕业班管理,认真开展毕业班工作研讨会。关心毕业班工作、学习和生活情况,与他们沟通、交流,为他们减压,及时支持与协调好毕业班各项工作。做好毕业班学生的考前心理辅导工作。  

总之,在各级领导的关心、指导下,我院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,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还要进一步认清形势,明确任务,振奋精神,开拓进取,扎实工作,努力使我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起点上的新突破。

版权所有: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  学院地址: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和平北路东流街  联系电话:0351—6655967、6655188、6655005  晋ICP备14001401号-1